论材料语言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世界名画里的美女欣赏)

艺术史对传统艺术时期绘画的研究一般是从风格、流派、历史时期和区域的角度切入,分析绘画技巧、形式和价值。很少从材料角度出发,本文拟从材料语言运用分析传统艺术时期绘画,即材料语言模式,材料语言模式不是指材料的物理属性的使用,而是指材料语言在绘画建构中发挥的作用。分析材料语言模式产生的原因与如何被运用。

材料是予以艺术的形式化的基础, 艺术创作离不开材料。首先,面对艺术品时,人的视觉器官一般先接收事物的表象,即色彩、结构、体积等、空间及诸因素之间的整体作用。我们从这些因素的的关系中得知这一艺术品的“意义”。因此,我们视觉不止看到其物像,并且通过这些形象理解到其“意义”,而“意义”和“态度”是否比较完整的传达受限于艺术家的技巧及对材料属性的运用上。

不同时代背景下艺术家进行创作时对材料的运用各有特点。传统艺术时期,材料在艺术活动中的运用是单一的。材料包含物理属性与物性两方面,而艺术家在创作时忽视了材料“物性”蕴含的意义,仅运用材料自身承载的物理属性(比如油画作品中的色彩语言或造型语言)进行创作压制材料的“物性”正是传统艺术时期艺术创作的模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往往与当时艺术家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有直接关系,艺术创作活动中材料的运用模式是在模范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艺术家主体性和主流艺术观念。

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艺术“模仿”已经有一定的认识。柏拉图在《国家篇》中以模仿说来解释对床理念的模仿,即神(理念)、木匠是床的制造者,而画家是却不是制造者。他是对前两者所造的床的模仿者,画家的床不是事物本身,而只是事物的影像。沃拉德斯拉维・塔塔科维兹在其著作《古代美学》中提到前者柏拉图对艺术的观点――模仿艺术,即“制造相像的艺术看做是模仿艺术的其中一种,但他认为这种模仿艺术是形而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在自然的基础上,艺术完成自然所不能实现的东西,或是模仿自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把目光转向人自己和对自然进行审视。

到古典主义时期,人们的认识发生巨大变化,在宗教改革与科学进步的浪潮中,大众的理性回归,艺术同样回归理性,“美”、“神圣”和“和谐”成为该时代的艺术主题,虽然该时期艺术仍然有“模仿”方面,但并不是单纯模仿对象,艺术家不再以对象的相似程度作为判断标准,更多的是从观念上以理性的角度建构审美框架。费奈隆认为“绘画应该努力做到近似,人们在绘画中看出“真”的时候他才是好的作品。艺术一旦过分,就是不完美。”3这意味着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艺术家心中应该有个“度”。

现实主义艺术时期,艺术家更多的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但不发表自己的看法。以艺术作品形式力求真实反映客观的事件和形象,不加美化或虚构。在传统艺术时期,材料属性主要服务于造形语言和色彩语言。造型语言一般指比例与秩序。素描是训练造型语言的重要表达方式。当进行素描创作中艺术家把对物质模仿,在意识中转化为直观感觉经过处理后予以形式化,形成相似的形象。在此过程中,素描是训练造型语言的重要表达方式,因为只有比例准确,轮廓的准确,才能制造出相似的形象。那么这些用于绘制素描的材料的“物性”则被形象所削弱。

在色彩语言方面,在传统艺术时期,色彩为形体塑造和空间推移服务,画家在绘画理念上追求物体的所具有的内在的、永恒的、单纯的色彩属性,追求造型中物体的质感(质感成为画面的主旨)。艺术家会把颜料的属性――色彩――变为形象的组成部分,弱化色彩的自身的表现力从而服从“模仿”的到形象。在15世纪绘画材料主要以矿物质颜料为主。

综上所述,在艺术家创作中材料物质属性以一种规范化、单一化的模式被运用,在艺术品中造型语言与色彩语言被强化,材料的语言被弱化,服务于形象或主题,原因居于艺术家在“模仿”观念的影响下,强调如实的反映所观察到的物质或事件,致力于做到与物体相似的影像,正是这种运用模式使得材料语言退居幕后,艺术语言相对单一化。在创作中材料的物理属性和“物性”是同等重要,敏锐的艺术家开始不断的挖掘材料“物性”,如色彩自身就具有独立的价值,自身就是主体,可以与人的文化、精神、心理和象征等联系起来,不在单一的作为颜色被运用服务于形象。材料的复杂物理属性和“物性”对艺术的补充,材料成为艺术的主体性之一,使得艺术语言多元化,进入新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