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悦之(王悦之延安大学)

王悦之,生于台湾台中顶桥子头。原名刘锦堂。1915年赴日本留学,初入川端画学校,继入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1921年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入北京大学文学院学习,任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西画教授。

名人简介

艺术家王悦之简介王悦之画作

王悦之,生于台湾台中顶桥子头。原名刘锦堂。1915年赴日本留学,初入川端画学校,继入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1921年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入北京大学文学院学习,任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西画教授。1922年与李毅士、吴新吾、王子云等组织北京第一个研究西画的团体,“阿博洛学会”,并创办“阿博洛美术研究所”,招收学生,教授西画。1924年任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筹办私立北京美术学院,受聘担任北京大学造型美术研究会导师。1926年任北京政府侨务顾问,并任台湾研究会会长。1928年任国立西湖艺术院西画系主任、教授。受当时教育部聘请,任全国美术展览会筹备委员、审查委员,并任西湖博览会筹备委员。1929年由杭州返北平,在北平青年会举办个人画展。1930年任私立京华美展校长。续办私立北平美术学院,任院长。兼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后改国立北平艺专)教授。1934年私立北平美术专科学校改校名为私立北京艺术科职业学校,仍任校长。1937年3月15日在北平病逝,终年43岁。曾参加20年代全国美展、30年代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出版画册有:《王悦之画集》。
王悦之是20世纪早期油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关注平民百姓和普通生活。《弃民图》、《亡命日记图》等,以真实的视角刻画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物,表达了画家的人文情怀。他的油画尤其是人物作品常采用中国式的立轴构图,以油画材料在绢本上创作,线描与工笔重彩结合油画,体现出中国艺术传统的神韵与气质。有评论家称他是“西画民族化探索的第一人”。王悦之在反映现实生活和融合中西绘画等方面的成就,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居于先驱者的地位。
王悦之青年时期赴日本求学,1920年回国,1922年夏天,王悦之与北京美术学校的几位教授和校外的西画家李毅士、吴新吾等组织了北京第一个研究西画的团体阿波罗学会。这个阶段是王悦之回国后的第一创作时期,出品相当丰富,不下三十余幅。其中代表作有油画《镜台》、《摇椅》、《女像》、《自画像》等。
1928年,王悦之出任西湖艺术院西画系主任,并受大学院(即南京政府教育部)聘请担任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筹备委员、审查委员,还受聘担任西湖博览会筹备委员。在西湖艺术院中西画教授竟相创作的气氛影响下,王悦之兴致勃勃地拿起画笔,按照自己思索多时的路子,而对秀丽动人的湖光山色,逐日进行水彩风景画写生,并以自己的情怀和诗作为题材,以西湖风光为背景,进行油画创作。在杭州这一年,是王悦之的第二创作时期,共出品油画、水彩画六十余幅。代表作有:油画《芭蕉图》、《七夕图》、《灌溉情苗图》、《荡桨》、《燕子双飞图》等,水彩画《保叔塔》、《白堤》、《苏堤》、《自画像》等。这一时期的作品出现了两个显著变化。一是画风的变化。他的水彩画继续以前的画法,而线条更加别致,色彩更加单纯,构图简洁洗练,透明感很强,具有南画的风味。他的油画则多半改为高一米七八宽几十厘米的竖幅,采用中国画的线描法,大量使用黑油彩,显得轮廓很重又不失立体感。二是题材方面的变化。第一期作品虽然很有生活气息,但缺乏情节。第二期作品则富有情节。
王悦之一面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一面坚持创作。在1930年底至1931年初,创作了大幅油画《亡命日记图》。这幅作品无论内容还是手法,都表明画家的创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表现手法上,用画家自己的话说,这是一幅“极端写实主义之作”。完成这幅力作之后,王悦之开始一个新的试验—用绢作画。
1934年夏天,他以台湾籍民的身份,创作了大幅绢本油画《台湾遗民图》,此作是王悦之以台湾为题材直接反映现实的作品。这幅作品的技法,又有新颖别致之处。画家将油画、图案画、中国画的技法和谐地结合起来,画的既是油画,又有中国画的古风,也有东洋画的韵味。他利用衣服图案纹理的走向变化,来表现人物身躯的立体感;利用衣服的不同色调和图案,来表现人物的层次,形成整个画面的立体感。而这一切,都是用中国狼毫笔蘸稀油彩在绢本上细密地完成的。此作的成功,使王悦之在油画民族化的实验上又前进了一步。
从1930年到1934年,是王悦之的第三创作时期,代表作有油画《北海公园一隅》、《科学与卵生》、《亡命日记图》、《台湾遗民图》、《弃民图》、《香山》、《北海塔》等,水彩画《王悦之自画像》、《并蒂牡丹》等。这一期的画风较杭州时期又有变化,人物由变形夸张转向写实,在西画民族化的道路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王悦之探索油画民族化的情结与他年少时所受到的传统文化教养有深深的联系,正是他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了解,并以赤诚的民族情感,使他采取了立足于传统绘画美学,融合西方艺术之长,在中国近代探索油画“民族化”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