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轴绘画类文物的清洗保护(二)

3 几种清洗方法的使用
  在对文物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和采用了几种有针对性的清洗方法,经过多次实践后,将其中不合理的成分进行改进或去除。尽可能的保护文物机理在修复过程中不受伤害。现分别介绍如下。
    3·1 局部烫洗法
  局部烫洗法是针对文物局部霉害和着色层老化而采用的方法。在采用局部烫洗法之前,我们对画面的其它脏污要先行处理。对有霉害的卷轴文物,应先用除氧封存等方法杀死霉菌。对干燥的脏污,一般采用物理的办法,用干的排笔轻轻排扫,或用尖利的快刀剔除。
  不同时代的文物,其材质会有很大的不同。纸张、绢地、色彩层的强度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清洗文物必须根据文物的老化程度不同而有所区别。对于年代较近,色彩附着良好的文物,我们一般先用蒸馏水浸泡10分钟,然后倾斜画面,用流动水缓缓冲洗一次即可(水温为室温)。对于已经开始老化的文物,我们先清除浮尘,然后用含量为3%的胶液喷涂于画面二至三次,起保护画面色彩层的作用。对于绿色等颗粒大,色彩浓的颜料,还要用毛笔沾胶液局部轻涂4—5次进行固定,因为颗粒大的颜料很容易脱落。待干后,可以采用传统的方法水洗画面。但不宜洗得过多,更不宜用室温以上的水,因为高温会带走颜色中的胶质,使画面出现轻重不同的脱胶现象。造成修复过的文物画面色彩斑驳,绢地或纸素的自然老化色不均匀的现象。
  对于霉菌污染后留下的色素和霉斑,我们建议使用局部烫洗方法。我们认为,许多绘画文物不宜大规模的湿洗或浸渍,对纸张等强度低的文物,这样的清洗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减小烫洗的范围,对文物的损害会随之降低。反之,烫洗的时间和面积越大,对文物的伤害就越大。
  局部烫洗法的操作:在工作台上放置一张台式玻璃灯箱,灯箱上再覆盖一块大的透明有机板,使干燥的画面可以平铺其上。大画心用小块白纸均匀覆盖,再铺上带小窗口的塑料透明膜,将小窗口对准需要清洗的画面,用毛笔沾取很少量的90℃以上蒸馏水反复烫洗,同时透过灯箱的照射观察画面清洗的情况,一旦出现纸张发毛的现象,则立即停止。注意笔尖水分一定不能多,太多的水会把纸素泡透,反为画害。对于霉斑色素严重的画心,在揭去覆背纸以后还可以用上述办法从画背面轻轻局部烫洗,但必须沾取极少的水,一点点的洗去。局部烫洗法对诸如茶色、黑色的菌斑、虫斑、油迹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而且,对于脱胶造成的色彩脱落酥解有避免作用。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影响展览的情况下,并不一定非要将画面的污迹处理的十分干净,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用各种化学试剂反复洗涤的结果,势必带给文物潜藏的、不明后果的恶劣影响。所以,坚持用水洗的办法修复卷轴文物是很有必要的。
    3·2 吸附法
  那些遇水浸泡过的卷轴文物,往往会形成大面积连绵不断的黄色水迹,用水浸洗时,水呈褐色茶汤样,但洗后,深浅不同的黄色水迹仍然存在,对接下来的全色工作带来很大麻烦。用吸附法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吸附法还对画面黑脏、灰尘裹敷严重的文物也有很好的清洗效果。但此法不适于颜色层酥粉、老化严重的文物。要强调的是,在清洗前同样要对色彩进行加固。
  吸附法操作步骤;在画案上平铺比画心四边大一圈的白色吸水纸,然后用排笔润水排平,反复三次,形成三层吸水纸,并注意刷平。再铺一层洗过的皮纸(除酸,晾干)用以保护画心。画心正面朝下,用水潮平,背面同样以皮纸加以保护。接下来,用同样的办法再覆二层吸水纸于画背之上,最后,再在其上铺一张干的吸水纸,排紧。吸附时间可限制在6到24小时之间,但必须做到经常揭开画心查看污迹吸附的情况和画心的着色层是否安全。实践证明,经过吸附清洗的画心,会呈现出非常均匀、清晰的效果,画面的包浆不会被水冲刷掉,颜料也十分安全。因此这一方法证明是有效和安全的。但必须强调的是,不可以只贪图画面的干净美观而无限期的延长吸附时间。因为任何一种方法在使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文物的耐受能力,否则就违背了修复的初衷。
    3·3 纱网固定清洗法
  有些纸质、绢质文物因为保存不当而糟朽严重,机械强度很低,但脏污情况又十分严重;有些直接从墓葬中出土,取出时粘连成团,沾满泥沙。这样的文物很难用常规的办法清洗。如果不洗,这些泥土污物又会影响下一步修复工作。因此我们借鉴日本人修复书籍类文物的方法,设计了纱网固定法清洗该类文物。
  纱网固定法操作步骤:选一块薄型泡沫塑料板做承载物,同时选两张比画心略大的细纱网,将画心夹于其中。由二人搭手,平端纱网两端,放于泡沫板上,四周以木夹夹牢(泡沫板与纱网同时夹住)。将一只大型洗涤槽洗干净,内注深度为80%的蒸馏水(水温视文物强度而定)。二人轻轻将文物以及泡沫板同时放入水中,并用手压住泡沫板四周,另一人拨弄水面,制造人工轻浪,目的是荡涤泥沙、污物的附着。待四周水变混浊后,轻轻松开泡沫板,让其自然浮起。如有必要,还可以重复进行一次。之后让画心在纱网中自然干燥。这样做的好处是,糟朽碎裂的画心不会因为清洗时变形而重叠在—起,对以后的加固亦无影响。
 
  虽然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卷轴文物进行清洗,但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的保护文物在修复过程中不受伤害或少受伤害。纸质和绢质文物都是比较脆弱的文物,较一般文物更易受到霉腐、酸腐,虫害环境的危害。我们在修复中会难以避免地使用现代加工技术抄制和染制的纸,而这些纸往往是以强力的化学作用加以清洗和漂白的,在纸中还残留有硫酸和氯漂白剂的痕迹。纸张制造和装裱过程中使用的白矾,在水溶液中本身就是酸性物质,一旦遇到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就会形成酸腐蚀,引起纸张朽坏和霉蛀,这些都是对保存修复十分不利的。因此,我们在修复过程中,不仅要了解文物病害的形成原因、危害机制,还要形成对病害的预防性思维,尽量从文物的长远保存目的出发,预防潜在的病害。
  上述采用的卷轴文物清洗技术,也只是我们在修复保护过程中所作的一些尝试,不当之处,望同行和专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