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雕塑 雕塑生态 —论当代城市公共空间雕塑的生态观

 只有当人类面临着灾难深重的生态危机时,才意识到自然存在的多样性和技术的消极影响,才意识到自己“擅理智、役自然”的机械论思维方式,造成了怎样的生态异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沙漠化、海洋生态危机、绿色植被锐减、物种濒危、垃圾污染和人口增长过速,危及着地球上每个生命的生存和发展。现代城市人面临着严重的生理、心理和精神多方面的生态失衡。人类创造的远离自然的城市人工环境,对自己生理、心理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同时,激烈的社会竞争简化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物欲文化严重侵扰了人的健康心态使人迷失了精神家园,人不能够全面发展,处于一种精神生态失衡状态。这些都迫使人类必须转向一种对生命的新态度,这就是生态观。生态观是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状态为参照,体现人与自然的生命关候和生命共感的价值观,它以主体的参与性和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为前提,以及把主体与环境客体的有机整体概念纳入了生态系统观念中,认为主体客体的生命存在是和谐共生、相互交融的。人们常常把生态和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概念等同,笔者认为生态观念比绿色观念、环保观念和可持续观念更宽泛,后者主要指在自然、社会领域,而生态观除此之外,还发生在精神领域。从这个层面上讲,生态观不仅包括人类和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它面对这种关系所持的态度,而且包括把自然生态概念的原则扩大化、宽泛化,把精神本身的发生发展、信息传递看作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的精神生态系统。生态观的原则包括多元共生、以人为本、人性化、整体性、节能节材、自然化等原则。城市文明包括都市生态文明,这是后现代建设性文化观念。都市生态文明的生态观会很大程度地潜在影响城市公共空间雕塑的创作和审美,引导雕塑家的创作思维和设计原则。

  树立生态观念的雕塑我们可称为生态雕塑,生态雕塑包括多方面的含义。城市公共空间雕塑作为城市公共艺术,它的创作从根本上是一种社会行为,其出发点归宿点,都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不断满足都市人的生理心理和情感文化的需要。作为城市雕塑的审美主体的人,既是物质主体又是精神主体。城市雕塑的生态观,应该贯穿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基本方面。而雕塑构成的“四度空间”也包括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及其相互关系。

  首先是物质方面雕塑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这体现在雕塑材料选择和技术运用问题上。生态雕塑应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角度为出发点,从根本上降低资源和能量消耗,杜绝和减少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在材料上选用上及对资源材料紧凑合理运用的态度,充分体现生态观念,返朴归真,运用无污染材料,保持它的宜人性,旨在创造一种接近天然的、利于人体健康的生态环境。生态观会为雕塑家提供新的思考点和切入点。它能改变创作思考的程序,雕塑家的思考重点从体量、色彩、空间、尺度及与背景的适应性转到建成后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入手,考虑材料的废弃、重复利用和再生使用,考虑制作使用时如何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对人体、环境的侵害等。这些新的生态审美价值取向为雕塑家开辟了一个新的创造领域。现在出现一种“垃圾雕塑”,把生产生活废弃物经过艺术的构思、整理和组合创作为现代雕塑,既创造了美,又警示公众以环境观念。

  其次,生态雕塑要切实分析现代都市人的生理心理感受,重视信息适度和适应性原则,缓解不良环境给人造成的生态失衡。城市公共空间雕塑应导入人体工程学,关照人的生理特点,充分体现人性化特征,使雕塑欣赏符合人的生态特征,深入细微地考虑公共环境中人的欣赏活动和欣赏方式,这要求雕塑家要充分认识、理解和尊重城市公共环境雕塑的空间环境,关照人的观赏角度和对雕塑的观赏尺度适应。尤其是细部的处理,更要体现出对人生理、心理的关怀,体现雕塑与人的沟通,这是物质与生命之间关系的超越。如雕塑基座的设计,不能为孤立地表现雕塑形态而加高基座而不顾公众的欣赏尺度,使人观看时感到不适。非凡的细节体现出的正是雕塑家对艺术人性化的特殊感悟力和对人的细微关照。同时,雕塑家不能忽视人心理上的生态健康。许多城市中现代主义建筑泛滥,其单调死板的外观造成的单质视野和有害视野会造成人的视觉饥渴和心情烦躁;建筑而彼此相似,街道模式重复,封闭无窗的建筑内部空间,令人厌烦、单调和缺乏刺激的环境,造成人们无聊和寻求刺激的心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犯罪和破坏行为。这些需要雕塑家不能只表现个人的艺术理想和生活体验,而要重视生态知觉原理和人的视觉心理,加强雕塑造型与环境形成的轶序感和韵律感,符合了人的视觉需求,有利于安抚调适都市人的心理紧张。再者,生态雕塑的创作主题和艺术造型的核心之一是接近自然。自然是艺术永恒的主题之一,因此好的雕塑家会善于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把握创作元素中的自然意识和自然气息进行创作,尤其在嘈杂的现代都市,使人心理上靠近大自然的单纯、安详、合理、永恒,感受生命的美好,给予疲劳的都市人以心灵关怀。让雕塑从架上走到架下,从人造空间走向自然环境的摩尔,就善于从自然中提取创作元素。除了人体之外,他喜欢从骨骼、贝壳、树根和卵形等生物形体中寻找抽象造型的依据。因此,他的作品不论如何接近抽象,却比某些较具象的作品远为有力地表现了一种动物的生气。摩尔那些安置在蓝天白云之下的雕塑作品,就像是自己从大地中生长出来的生物,洋溢着与整个大自然息息相通的生命气息。摩尔一生没有偏离对生命的关注,通过那些富有生命力的象征形体,谱写了一曲曲人类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颂歌,摩尔曾说:“对我来说,雕塑蕴涵着生命的动力,有机的造型尤其感性,能传达感情和暖意。……”他用了超现实主义的抽象变形手法,表达了是一种对生命的温和亲情,这是他对人本主义的坚持。他注重用抽象的手法示意动态的延伸或凝聚,牵引着人的思维和情感的变化,用各种手段来突破人们视觉上的秩序,在形式和感觉上更适于现代化的城市环境。

  艺术的精神主体必须超越物质主体需要的满足,这意味着能在改善人的精神生态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雕塑也称为生态雕塑。早在七十年代初比利时生态学家迪维诺就提出了“精神污染”的概念,它指现代社会中科技文明对人的健康心态的侵扰,物欲文化对人的美好情感的腐蚀。这些都造成了社会心理紧张,精神病发病率猛增,社会道德观念混乱。紧张、竞争、拼搏、残酷的城市经济生活,金钱成为衡量一切价值意义的标准,人人为生存和致富忙碌,很少有闲暇认真思考人生的真谛。生活的表面化、工作的程式化、文化的碎片化,使现代人缺乏心灵的栖息地,迷失了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追求。填补这种空虚的途径往往是吸毒、自杀和暴力犯罪,还有一些人想借助宗教来寻求空虚绝望中的解脱,却成了被封建迷信和邪教组织所利用的工具。物质洪流摧毁着现代人的人格稳定和自我认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精神处于疏离状态。解决这些精神上的生态危机,需要发挥城市公共空间雕塑的艺术功能,以艺术美来进行对人的认识、教育、审美和心理调适功能,来达到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生态优化。黑格尔认为:雕刻“不是对自然的肉体存在所作的一种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来自精神的再创造。”城市公共空间雕塑不单是为城市的创造了美丽的物质空间,它也为城市创造了人性的精神空间。王朝闻先生曾说:“衡量人为雕塑的审美价值的高低,主要不在于形象是什么,主要在于雕塑品唤起人们对美的生活或理想的生活的美的感受与向往。它对人们的感觉经验也在起着改造作用,这种精神性的改造作用,关系着雕塑与非雕塑同样重要的审美的价值。”公共空间雕塑虽不象属于个体行为的架上雕塑那样完全表现浓厚的个人情感,但当现代社会中的商业性消费成为社会控制生活、剥削个性、人性,瓦解个人精神存在的情形时,城市雕塑更应该在城市雕塑行业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中监守创作的艺术化,不能只迎合某些领导和甲方的肤浅意识和庸俗口味,创作一些低艺术品位的作品,而要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的创造精神和社会审美教育功能,来引导大众走向高艺术性境界,因为城市公共空间雕塑的艺术性和公共性是统一的。这不仅是社会文化走出生态困境的主要途径,而且也是改变城市公共空间雕塑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选择。一个优秀的雕塑家,是以他对外部世界及雕塑本身的情感体验为基础的,不同的雕塑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个性化雕塑艺术语言,它是雕塑家不同的艺术风格。“雕塑创作是雕塑家的精神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着创造者的艺术个性,与此同时,这种艺术个性显示了艺术作品那个时代的民族的或地域的风格共性。”生态观上这也可理解为文化生态中不同的艺术物种。自然生态中的生物多样化隐喻了城市的历史文化、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就像不同纬度应有不同种植物一样,不同城市因文化、历史不同,也应有不同风格的城市雕塑。城市公共空间雕塑应与城市的整个环境、历史、文脉对话,给市民提供一个彰显公共意志、维系都市情感、融汇多元文化、营造和谐民主的精神空间。如今许多城市雕塑风格上的趋一性和盲目模仿追赶潮流,是一种文化上的生态破坏现象。

  美的事物具有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适应性,给人以亲和力,艺术品给人的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种润物无声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语言,发挥着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作用。城市雕塑艺术作为人的一种生命本真的艺术活动,不仅能满足都市人的审美需要,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关注心理健康,它更能深入公众生活,调节公众心态,协调公众关系,引导公众文化,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时代、社会、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赋予城市环境空间以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质量。在如今发达的科技社会,要着重加强城市公共空间雕塑的艺术化,潜移默化地加强都市人在生活中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以及人对自然、对自身的认识和反省。

  荣格曾把支配人的高级活动行为的能量称为“心灵能”:“心灵能”起源于人所经历的生活经验,犹如食物被生理性的身体消化,转换生成为物理性的或者生命的能量,人的生活经验也同样被心灵‘消化’转换生成心灵的能量,其表现为‘奋斗、憧憬和向往’”,在人类文化生态系统之间进行交流和传递,其中最具魅力便是审美和艺术信息。正如摩尔所说:“对我而言,一件作品首先必须具有自身的生动性,我不是指生活之生命力的反映,也不是指运动、身体的活动、跳跃、舞蹈等等的活力,而是说一件作品应该具备内在的能量,有它自身强烈的生命力,这些并不从属于它所再现的对象,”这种信息在雕塑家和欣赏者及评论者之间传递形成一个链环,一个开放的艺术生态系统。其中雕塑家是“信息源”,艺术信息的创造、处理和加工者;雕塑的欣赏者则是艺术信息的“接收者”雕塑评论者则是“分解者”。艺术信息并不是被被动地接受,接受者不但有目的性和选择性,同时有不确定性,接受者会根据自己不同的心理定势对艺术信息进行加工再融入自己的心灵,“大于雕塑形象的内在意蕴不等于雕塑家感受生活所形成的意象的有形化,观赏者接受雕塑的意蕴受自己头脑中的意象的制约,这种意象在主体新的感受对象跟前引起的新的运动和变化。主体的主观意象和雕塑品的内在意蕴既有矛盾性又有一致性,观赏者接受雕塑的美的客观根据在于形象的象意和雕塑的意蕴一样处于不确定与确定的矛盾状态。”因此雕塑家在创作时必须预先感受接受者高层次的审美期待,随时矫正、调节自己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公共雕塑的品质正式体现在这种精微的调节上。同时,雕塑艺术评论者也应赋予城市公共空间雕塑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城市雕塑的健康发展。雕塑家、欣赏者和雕塑评论者之间,或者相互吸引形成风格相近的雕塑艺术流派——“艺术生态群落”,或者相互对立强化个性形成不同的雕塑艺术风格——“艺术物种”,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汇合成某种精神“生态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一种社会艺术氛围与时尚,乃至促成某种思潮,而这种时代精神力量影响亿万城市民众的价值观念,会推动城市文明前进。英国艺术评论家里德说:就推动人类的精神活动而言,“艺术比经济学和哲学更为重要。艺术是检验人类精神幻想的直接尺度。这种幻想一旦为社会团体所接受,就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宗教。”

  艺术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能量,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的形象体现,美育的程度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显著标志。五四运动时期蔡元培先生就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也。”他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命题。鲁迅先生也曾指出:“美伟强力”的艺术力量,足以达到“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想的目的。”公共雕塑艺术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精神,把真善美的价值观信息融入公共艺术信息传达中,让人们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发生心理结构、心理因素的变化,使人寻回健康的、优美的、卓越的心灵和精神,寻回人的天真、质朴、正直、善良,寻回人的自信、理想、信仰,寻回人的爱的能力、审美能力,寻回人的创造精神和献身精神,使现代人得到和谐发展,走向完美个性,这也是社会艺术审美教育过程。

  新的时代应该追求的是物质和精神的平衡,经济与文化的平衡、科技与情感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平衡,雕塑家应面向这样一个新的生态学时代,加强生态价值观,强化城市生态文明,为大众雕塑一个美好的城市生态空间,使人的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同样和谐,引导人去追求一种美的人生境界,获得一种诗意的都市栖居,真正实现公共雕塑艺术对人的终极关怀。

  来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