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节奏

节奏是音乐名词,在中国百科大辞典中是这洋解释的“组织起来的音的时值关系,也可以说是:节拍、重音、休止等相互关系的结合,它把音乐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以体现某种乐思。”同音乐相比中国画的节奏表现为:画面的布局、用笔、墨色。现分别阐述如下:

1、布局:布局的好坏可以用“节奏”的尺度来衡量,而节奏则主要评笔、墨、色的变化以及位置层次的经营来显示的。如同音乐中的节拍、重音、修之等。初学者往往不善于布局,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未能掌握画面的节奏,知识苦思冥想的搞某形的构图,这自然是不够的。一个高明的画家总是能自如的将疏密、黑白、浓淡、干湿、粗细等各种笔墨加以综合运用,强化其节奏感,同时保持其协调统一。

好的画面布局正如明末清初画加龚贤所言,是“奇而安”的。所谓“奇”,就是新颖别致,与众不同;所谓“安”就是合乎逻辑真切可信。而这两者是离不开节奏的。

在山水画中,长卷似乎最能体现布局中的节奏感。杰出的作品,往往时间层峦叠嶂,顶天立地;时见山丘小阜,平缓逶迤,时见杂书林立,密不透风;时见平湖秋水,一望无际;时见山色苍茫,石如重铁;是见烟岚飘忽,若披轻纱……。这种多姿多彩的变化给观者带来无限的美感。这恰恰是布局的节奏在起作用。

2、用笔:中国画用笔时徐疾提按、顺逆顿挫所造成的线条的丰富变化极能显示出节奏之美。如果我们用线条的变化来代替音调的高低,,那就不难看出用笔的节奏是怎么回事。纵观古今中国话,凡举名作、佳作,其线条的变化总是疏密得宜、顿挫有致、流畅自如,因而极富节奏之美;而劣作、庸作之线条则显得既板且结又刻。“何谓板病?腕弱笔痴,取于全亏物状,平扁不能圆混者板也。刻病者,笔迹显露,用笔中凝,勾画之次,妄生圭者刻也。结病者,欲行不行,当散不散,似物凝碍不能流畅者也”(《山水纯全集》)。这自然就无从谈什么线条的节奏美了。

在国画创作中,白杨一类的直干树种很难入画,原因在于其主干缺乏变化、缺乏节奏,因而也就缺乏美感;人工所为的梅桩盆景,其主干蛇行而上,虽有变化,虽有节奏,却同样不显其美,原因是其单调的节奏实令人乏味,也不宜入画。而盘曲的黄山松之所以倍受画家的青睐,就是因为它的枝干在大自然的造化下所呈现出的多姿多彩的节奏之美,与人的审美心理节奏形成了和谐的统一。唐代吴道子的人物画笔力遒劲如铁画,而其笔势如宋代郭若虚所说;“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叶浅予的戏剧人物画用笔舒展而潇洒,如歌如舞。陆俨少的山水画用笔奔放而凝练,所写行云流水动势感极强。他们的奥秘就在于运用娴熟的作画技巧去突出显示。审美客体的线条节奏。

3、墨色;墨色节奏同样是中国画不可忽视的一个地方。笔毫蘸墨与宣纸相交,由于墨的浓度不同,水的多少不同,力的轻重不同,因而在宣纸上呈现的效果也不同。浓淡、枯润可以认为是一幅画的灵魂,缺少这些墨色的节奏变化,要使作品气韵生动是不可想象的。所谓”墨分五色”即使用墨的节奏变化。有五色、七色,才能在它们的自然交融、相互对比中产生节奏之美。

张大千的一些泼墨、泼彩作品特别富有美感,美就美在墨的韵味和色的韵味,美在多层次、多形式的变化。这并不像“无笔画”的偶然所得。而是作者在技法娴熟的基础上精心把握墨色节奏之结果。

从一幅画的局部效果来说,花鸟画的墨色节奏更显重要。墨荷、墨菊、墨葡萄、墨牡丹都要在丰富的墨色变化中显露其美,离开了浓淡、枯润、虚实这些变化,便失去了中国画特有的韵味,充其量也只能达到一幅剪纸画的效果而已。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的审美情趣也会逐渐发生变化。浓墨重彩、泼墨泼猜已成为时髦的表现手法。由于色阶差距的加大,所以把握墨色节奏的要求变更高。

综上所述,中国画节奏的表现是一幅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布局、用笔、墨色是中国节奏的具体现。因此掌握和深入研究中国画的节奏,对中国画创作和欣赏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